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水利文化 > 文学创作 >
对河套灌区的历史贡献及发展的思考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3/24 点击: 【字体: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并在新中国以后实现重大发展的大型灌区。黄河哺育了河套平原,没有黄河水的浇灌,也就没有河套平原。“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渠道交错密如网,阡陌纵横似江南。”是今日河套平原繁荣富庶的真实写照。然而自古以来河套地区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十分严峻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河套人民饱尝黄河泛滥之苦,深受渠道决口淤废之害,为了生存发展,面对干旱、风沙、盐碱、泥沙等一系列不利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着艰辛的探索实践,与各种自然灾害进行着顽强坚决的斗争,使河套从一个蛮荒苦寒沼泽之地变成一片绿洲和沃野,堪称世界农业灌溉史上的奇迹!


一、基本情况


河套灌区位于黄河上游末端,是黄河流经纬度最高的地方,处于黄河“几”字弯的最顶端。北与阴山山脉的狼山、乌拉山为界, 西与乌兰布和沙漠接壤,东与包头市为邻,南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黄河自西向东过境流经345公里。这里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多年平均降水量130至215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2100至2300毫米,自古以来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灌区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引黄灌溉便利,水土资源丰富,日照、积温优良,宜农宜宜放,现有引黄灌溉面积1020万亩,多年平均引黄水量50亿立方米,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和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美誉。


二、河套灌区的开发历史


河套灌区是我国著名的古老灌区,历史悠久。在春秋战国或更早时期,河套先民就在这里逐黄河而居,从事原始简单的农业生产。史载,有规模的水利开发始于秦汉,中经北魏隋唐,兴于清末,成形于民国,发展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河套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因河而美,因河而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个处于黄河“几”字弯上的独特地标,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在这里交错居住,农业与牧业在这里交替发展。水利开发兴衰互替,相继有续,大致经历了古代、近代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现代灌区开发三个历史时期。


古代灌区的开发,主要发生在黄河走北河时期。据史料记载,秦统一全国后,于公元前215年,设置九原郡,移民3万家屯垦戍边,引水溉田,史称“北假农区”。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遣大将卫青出击匈奴收复“河南地”,建立了朔方郡、五原郡。为巩固国防,发动巨大民力,进行兴修水利和对匈奴作战的两大事业,出台政策,奖励农垦,主要集中于灌区西部三封、窳浑、临戎等垦区。《史记 . 河渠书》记载,到公元前109年,“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 东汉史学家班固说:“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可惜这一灌溉农业区,在西汉末年新莽之后,特别在东汉以后,由于边疆不宁,汉族移民内迁,逐步衰落以致毁弃,引起大面积土地荒漠化。北魏时期,实行计口授田,分给耕牛,奖励垦种,设置“八部帅”,劝课农耕,实行监督管理,农业灌溉比较发达,史载有著名的“五原屯田”“通渠灌溉”和“枝渠东出”,灌溉规模几近百万亩。同时,黄河航运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河套境内黄河航道西起巴音牧仁苏木,东至三湖河,全长320公里。有大型码头渡口18处,船只500多艘,年运输量12万吨之多,是河套地区主要的运输手段。隋代,虽有水利开发,但规模较小。唐代,河套灌区属于关内道的丰州,乾隆陈履中《河套志》记载:“丰州屯田娄师德、唐怀景、李景略、卢坦最有名,咸应、永清、陵阳三渠,溉田数百顷至四千八百顷之多,岁收谷四十万斛,边防永赖,士马饱腾”。西夏政权长期割据着河套地区,存在垦种和兴修水利,但未见到历史记载。明代后期,口内的农民以“雁行人”的办法,春来秋回垦种土地。清代,“雁行人”逐渐演化为河套水利开发的三股力量:即清公主“欲治菜园地”“桔槔取水”“就河引灌”,揭开了河套近代水利开发的序幕。


近代河套灌区的开发,主要围绕黄河改道南河展开的。公元1850年,黄河北河断流,南河成为主流,为西南高、东北低的河套地区创造了引黄自流灌溉的地形条件。教会案“庚子赔款”迫使道光皇帝于1828年下特旨修改康熙禁令,为全面开垦河套开了绿灯。鸦片战争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注入资本主义因素,使地商成为了水利开发的主体。大批晋、冀、陕、甘等地饥民“走西口”,成为河套垦荒开渠的主力军。与古代水利开发截然不同的是,由汉唐及北魏在河套挖渠者是由国家出钱,实行移民,有组织进行的。而河套近代水利开发,完全由民间承担包揽,取得成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期间还多次向西北和外蒙古提供粮食。公元1876年(光绪二年),清政府废除禁止妇女出关法令,于是关内农民到河套开垦者日益增多。这种由民间力量直接推动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在我国历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河套水利先后经历了地商水利、官办水利、官督民修、屯垦水利、军事水利等发展阶段。王同春众多地商中的杰出代表和成功典范。河套平原属于黄河冲积平原,黄河在该地段河身不稳,滚动频繁,且挟带大量泥沙,渠首选择不对,往往导致渠口废弃,渠道淤积或决口,给地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破产。王同春以高明的治水管水技术,一生自修干渠三条:义和、沙河、丰济渠;集资合作开挖干渠:刚济渠和新皂火渠;参与指导开挖干渠5条:永济渠、通济渠、长济渠、塔布渠、杨家河。另外还修了支渠270余条,干、支渠总长4000余里,可浇灌土地110多万亩,超过了李冰都江堰当时的可浇土地,创造了世界水利史上的神话。河套近代开发西部晚于东部,主要原因是永济渠以西属于洋教会的势力范围。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杨家河历经十年挖成,杨氏家族亲子相传,前赴后继,不惜付出惨重生命代价。杨米仓、杨满仓、杨茂林、杨春林先后积劳成疾过早离逝。当然开挖杨家河自然是为了发家致富,自不待言。但杨家河是一项公益性的水利工程,它对地方、对社会、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冯玉祥五原誓师后,下令收回洋教会强占的渠地,将土地分给当地农民耕种。阎锡山以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的头衔,提出“造产救国”的主张,实行“绥西屯垦”,为河套引进了一批大专毕业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为较原始的河套水利注入了科技因素,推动了技术进步。“三晋名士”冯曦任绥远省建设厅厅长期间,推行“官督民修”,改行新的治水方针,制定了一系列章则,组建水利专管机构,积极解决水利工程经费,促成三十年代的河套“水利中兴”。“包西会议纪要”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1940年,傅作义通过“引水阻援”取得痛击日军的“五原大捷”后,立即发动官兵投入兴修水利的战役。傅作义明确提出“民养军,军助民,军民合作发展粮食生产”,把“治水”提到与“治军”并重的地步,从1941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傅作义带领部队在河套所挖宽15米以上的干渠达1700多里,宽3米以上的支渠超过1万里。他还充分利用河渠养殖鲤鱼,并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傅作义主政时的河套地区被人们誉为“塞上江南”和“鱼米之乡”,这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绝无仅有的。至清末建成河套灌区八大干渠:永济渠、刚目渠、丰济渠、沙河渠、义和渠、通济渠、长济渠、塔布渠。到民国形成十大干渠:杨家河、黄济渠、永济渠、丰济渠、乌拉河、沙河渠、义和渠、通济渠、长济渠、塔布渠。初步构成了河套灌区雏形,新中国成立前灌溉面积300万亩左右,年产粮食约3亿斤。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灌区的开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组织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展开的。历届党委政府班子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越性,修筑黄河防洪堤,建成黄杨闸,水利建设得到蓬勃发展。但由于河套灌区长期处于从黄河上自流引水,天旱引水难,且灌溉面积较为有限。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建成了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改多首引水为一首引水,高接引黄水源,彻底解决了引水有保证的问题,奠定了现代化大型灌区坚实的物质基础。开挖了贯穿后套灌区东西长180公里的总干渠及七级配套灌溉渠道和相应的渠系建筑物。以后又相继建成200多公里的总排干沟及七级配套排水系统和相应的排水泵站等。改革开放以来,针对灌区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实际问题,大胆引进世行贷款加快灌排配套,全面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短短半个多世纪,河套灌区实现了从无坝引水到有坝引水、从有灌无排到灌排配套、从粗放式灌溉到节水型灌区建设的历史性跨越,灌溉面积超千万亩,成为国家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谱写了举世瞩目的壮丽诗篇!截止目前,河套灌区渠沟密布,交错纵横,已建成功能完善的灌排配套体系,现有总干渠一条全长228.9公里,干渠13条,全长755公里,分干渠48条,全长1062公里,支、斗、农、毛渠85861条,全长47324公里。排水系统有总排干沟一条全长257公里,干沟12条,全长523公里,分干沟59条,全长925公里,支、斗、农、毛、沟17619条,全长12211公里。共有各类灌排建筑物18.35万座,灌溉面积1020万亩。粮食生产能力由新中国成立之初3亿多斤逐步增长稳定在65亿斤以上,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133元。


三、河套灌区的历史贡献


1、河套灌区是我国北方干旱荒漠地带的重要生态屏障


河套灌区地处我国北方蒙古高原的干旱荒漠地带,气候环境恶劣,历经各朝各代战火风烟的破坏摧毁,但通过历代河套人民艰辛不懈地开发水利、引黄灌溉,不仅使得河套灌区成为历朝历代的重要粮食生产地区,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成为我国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的一块稀有绿洲与中国北方一道重要生态环境。


2、河套灌区是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战略要地


自古以来,河套地区就处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民族的交错地带,也是农业和牧业交替发展的地方。这里是各民族相互碰撞、战争、交流、融合,最后实现民族团结统一的的历史舞台。在推动灌溉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各民族逐步实现团结互助,和睦共处,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


3、河套灌区是各民族团结治水的典范


在水利开发的漫长历史中,各民族劳动人民为了生存和发展,共同修建了一大批灌溉水利工程,为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自道光以来,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等地水旱灾害频仍,民不聊生,逃荒难民涌入河套,成为灌区开发建设的主要力量,共同谱写了各民族团结治水的伟大篇章。


4、河套灌区是中国北方灌溉事业的奇迹


虽然河套灌区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干旱荒漠高原地带与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是典型的高原上的平原,自然条件极其恶劣,2000多年来,河套先民将农田水利灌溉事业代代传承至今。如今,古灌区渠系灌溉规模宏大,成为享誉全国的“塞上粮仓”。


5、河套灌区是巴彦淖尔人民群众的精神依存。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代河套人民群众为了建设好河套灌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甚至付出了健康和生命,他们是河套灌区的创造者,是河套文化的书写者,是“总干”精神的缔造者,在伟大劳动实践中所形成的敢想敢干、苦干实干、干成干好的“总干”精神,早已融入巴彦淖尔170多万干部群众的血脉,生生不息,代代传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巴彦淖尔大地的生动体现。


四、灌区发展历史带来的启示


社会制度是灌区发展的保障。在水利发展历史上,社会制度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解放前,从王同春的“复兴后套连环渠”,到王文景“四首制”,最终都未能如愿。当时傅作义全力支持王文景修建“四首制”的黄杨闸,修了两年,只挖了两个基坑,民工都跑完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越性就是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集中力量干大事。1950年到1952年短短两年,黄杨闸建成了,已经不是解放前规划的永因石闸,而是灌区历史上第一座永久性钢筋混凝土大闸。接着,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建成万里黄河第一闸三盛公水利枢纽,开挖了180公里的二黄河,为建成现代化千万亩灌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安宁是灌区稳定发展的前提。纵观2000多年引黄水利开发史,哪个时期社会稳定,哪个时期水利开发就好,人民群众就能够安居乐业。秦朝北假开发,移民3万家,可惜秦王短命,只有区区15年。汉武帝时期,河套西部开发近200年的边疆安宁,才有“人民枳盛,牛马布野”。北魏时期,河套水利十分发达,也得益于150年的稳定统治。唐朝和清朝也如此,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度里,水利事业蓬勃发展,从过去吃不饱,到现在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少。再环顾世界,不少国家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何谈水利发展。


激励政策是灌区发展的基础。封建历朝历代出台政策,鼓励开发水利,水利支持农业,农业支持战争。秦朝给迁移民户赐爵一级,鼓励开垦。汉武帝时期,实行边远由戍边的军队承担,对垦种和兴修水利的人往往是就地供应农具和施工工具,大量使用铁器。在汉代临戎古城曾发现用来制造兵器和为屯垦水利服务的“制铁遗址”。还设置了专门的开田种地和农田水利的机构以及专门的劳动队伍。北魏的屯田制度,实行计口授田,分给耕牛,奖励垦种,五原地区的农业一直到北魏后期是比较发达的。唐朝中央政府内设有水利志管机构都水监,其下有都水使者,掌管河渠修理和灌溉事宜。唐朝有《水部式》,就是规定水利事宜的法令。道光皇帝于1828年下特旨修改康熙垦殖禁令,为全面开垦河套开了绿灯,掀起了波澜壮阔的近代水利开发。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取消农业税,发放粮食补贴,逐机补贴,延长土地承包年限等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极大调动了人民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自然规律是灌区必须遵循的法则。历史经验教训证明,水利工作只有遵循自然规律,讲求科学治水,就能“化害水利”。人们对河套灌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真正把河套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考虑,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国家、自治区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先后制定了河套灌区《五七规划》、《六四规划》、《七四规划》、《七七规划》、《八三规划》、《九九规划》,还有目前正在搞的现代化灌区规划,尽管每次规划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尽相同,但通过科学规划对河套灌区的研究探索在不断深入,为灌区的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遵循。


五、河套灌区的未来发展


巴彦淖尔地处祖国西北干旱地区,一山两原两乌,一山,就是阴山山脉,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矿山资源。山北,是乌拉特草原,山南是全国著名的河套平原,两乌,即全国第八大沙漠之一的乌兰布和沙漠和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的乌梁素海。就我市的禀赋条件来看,最大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就是黄河和依河而生的河套灌区。我们也曾全图推进工业化,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没有把我们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新一届市委政府提出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实现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的战略目标完全符合巴彦淖尔的实际,与中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高度契合,与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高度契合,实践将不断证明,我们天赋河套这个路子是选对了。近两年“天赋河套”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踏出国门,走向世界!从临河到德国专列载着天赋河套农产品开往欧洲,葵花籽、葫芦籽在中东开始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蕃茄汁等农产品在日本、韩国已经享有较高美誉度,河套灌区已经展示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对河套灌区的发展作了重要指示:“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这就为河套灌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河套灌区已经踏上了现代化发展的新的征程。我们拥有上世纪河套人民开挖的总干渠、总排干,河套灌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米粮川!我们有世界最大的灌排系统,有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有万里黄河第一闸——三盛公水利枢纽,有全国第八在淡水湖——乌梁素海。特别是2019年9月,内蒙古河套灌区成功入选第六届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截止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我们坚信,河套灌区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    孟育川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