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子管理局 > 永济分中心 > 走进灌域 > 灌域简介 >
灌域风光
灌域简介

永济灌域是内蒙古河套灌区引黄灌溉大型灌域之一,位于内蒙古河套平原中部,东与义长灌域为邻,西与解放闸灌域毗连,南临黄河与伊克昭盟隔河相望,北抵阴山与乌拉特中旗接壤。灌域东至丰济济渠,西至黄济渠,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40公里,总土地面积2520平方公里(275.万亩)。永济灌域由永济干渠、合济分干渠、南边分干渠、北边分干渠、永刚分干渠、永兰分干渠、新华分干渠、西乐分干渠、正稍分干渠、大退水分干渠以及四排干沟,五排干沟组成。全灌域设计灌溉面积203.71万亩。灌域主要担负临河市各乡镇、临河农场、狼山农场、份子地农场、五原县和乌拉特中旗部分土地的灌排水任务。

永济灌域境内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冬寒而长,夏季炎热,气候变化剧烈,属于干旱气候区。因此,引黄灌溉对永济灌域至关重要,没有灌溉就没有工、农、林、牧业的全面发展。

永济灌域是个古老的引黄灌区。引黄灌溉始于汉朝,直至清代乾隆年间,北河(今之乌加河,原为黄河故道)主流在乌兰布和地区被流沙淤塞,逐步向南窜流,形成今之南河。期间形成许多分流,内地移民利用能灌上河水之地进行垦殖。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由河套商人集资开挖缠金河,至清同治初年,已形成灌溉30——40万亩的灌区。到清光绪三十——三十二年(19*04——1906年),缠金河改名为永济渠,浇地50余万亩。民国年间,永济渠口几度扩建,开挖了新的支渠,灌溉面积扩大到70余万亩,成了河套第一大干渠。建国初期,灌溉面积发慌到近80余万亩,但因渠道工程简陋,黄河无坝自流引水无保证,形成枯水期引不进水,汛期洪水猛涨又无法控制的局面。每年对引水口的管理,在初春需动员众多的人力进行清淤,因气候寒冷,民工苦不堪言。

1961年,黄河三盛公枢纽程建成,总干渠疏通,从此结束了无坝,多口自流引水的历史。灌溉条件逐年改善,灌溉用水有了保障。并且国家对永济灌域进行投资改造,扩建了干渠、分干渠工程,初步形成了灌水体系。灌溉面积由建国初期的80余万亩,扩大到2000年的195万亩。70年代初期,国家开始投资兴建排水工程,中、后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此期间,永济灌域相应地完成了部分支沟及田间排水沟配套工程建设,使灌域排水骨干工程初具规模,从而结束了有灌无排的历史。

进入80年代,由于播种面积增大,复种、套种数增加,灌水次数增多,亩灌水次数由50年代的2——3水,增加到4——5水,年引水量约10亿立方米,保证了农牧林业生产的正常用水,随着灌区水利建设事业的发慌水利管理工作由过去管黄河引水、管渠道工程变为综合性全面管理,同时推行科学用水,保证排水。

水费计收是灌区水利建设与管理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确保水利工程正常运行、促进水利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经济支柱。但长期以来,实行低偿供水,水费成本不到位,不仅设备更新、工程再建、养护和维修费用依靠国家,而且管理运行费也不能自给。因此,在建设灌域灌排配套工程的同时,对供水收费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按方收费,对灌溉管理和财务管理是一次重大改革。

水利是农业区划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重点解决灌溉引水问题入手,到70年代走灌排结合之路,以解决排水问题为中心,使全灌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引进世界银行贷款,进行灌域排水和田间全面配套工程建设,改善了灌、排水条件,减轻土壤盐碱化,增加了灌溉面积,提高了粮食单产总和总产。

永济灌域的开发过程,是改造旧灌域、建设新灌域的过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灌域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使灌域初步建成了具有防洪排涝,灌排配套,水土保持,工农业及人畜用水等多功能的水利工程体系,同时为灌域内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灌域水利工程的兴建,不仅提高了灌溉保证率,而且大大提高了丰水年的抗洪和枯水年适时灌溉能力,为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回顾过去,永济灌域在开发水利和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是灌域水利工程全面配套,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随着水利灌排工程的逐步配套,排水排盐量增大,可耕地面积增加,盐渍化土壤得到了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三是灌、排、节水相结合,提倡适时灌溉、排水为主节约用水的管理模式,减少了水量浪费,提高了灌溉效率,控制了地下水位。展望未来,灌域在灌排配套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正在进行节水工程建设,毋庸至疑,经过不断的建设,一个富饶的永济灌域必将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相关链接
免责申明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