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 灌区播报 > 灌区人风采 >
排水分中心第五排水所的变化
来源:未知 时间:2022/12/22 点击: 【字体:

2009年初春,刚过完春节,我被调整到当时的总排干沟管理局第五管理所任所长。怀着满腔热忱,我信心百倍从杭锦后旗带着行李来到了位于乌拉特前旗城郊的第五管理所,局领导组织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宣布我的任职决定,同时宣布的还有两位新调整的副所长,其中一位副所长家在临河,我们两住在所机关的办公室,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新的工作岗位,是我一直向往的,我又是新提拔的管理所负责人,本应兴高采烈、信心十足,但通过近一周的全面了解,面对五所繁重的排水任务、落后的工程设施、较差的工作生活环境、拮据的经济状况、生疏的干部职工等种种现状,心里有些许失落,感觉压力大、担子重、力不从心。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受组织的信任提拔为科级领导干部,又是一个所的“一把手”,不能辜负了组织的信任,不能愧对领导、愧对五所的干部职工,更不能愧对自己热爱的水利事业。于是暗下决心,振作精神,鼓足干劲,一定要带领五所的全体干部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改变五所的面貌。


2009年至今,虽然五所的单位名称几经更改,但我的初心没有改变,我的信心没有动摇,一直认真贯彻落实局党委提出的“1235发展战略”和建设“美丽总排干、幸福总排干、绿色总排干、平安总排干、信息总排干”的奋斗目标,以创建“美丽所站、温馨段点”为契机,积极推进灌区(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借助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和前旗政府的水景观、公路建设、植树造林等工程项目,带领五所全体干部职工,脚踏实地、身体力行、亲力亲为,既为五所的不断发展壮大奉献了自己的力量,也见证了五所这十几年来的变化,这些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真不为过,我既欣慰又自豪。


单位名称的变化


2008年至今单位名称进行了两次更名,2008年3月之前五所的全称是“内蒙古河套灌区总排干沟管理局第五管理所”。2008年3月5日,经市政府巴政办发〔2008〕19号文批准更名为“内蒙古河套灌区排水事业管理局总排干沟第五管理所”,2009年春季正式挂牌,同时被赋予了承担总排干沟工程管理、排水运行、排水水质监测与保护、再生水利用和指导协调全市排水工作等五项职能。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2021年经市政府批准,按照《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办公室转发市编制委员会关于排水分中心机构职能编制批复的通知》要求,五所更名为现在的“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排水分中心第五排水所”,于当年5月份正式挂牌。


图片1.png


图片2.png


工程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09年之前,五所管辖的24公里沟道淤积严重、排水不畅,设计流量为40m3/s的沟道最大过水能力只能达到20m3/s左右。两侧堤顶85%都是土质路面,仅有15%的防洪堤公路为砂石路面,有的段落车辆也无法通行,个别堤顶旱台垃圾、废弃土堆积严重。两侧堤顶、旱台由于土质原因,林木寥寥无几,反而是杂草丛生。沟道上仅有的乌毛计闸、挡黄闸、沙脑包桥、赵贵桥等几座水工建筑物也年久失修,带病运行。可以说五所辖区的整个排水工程还处于投资严重不足和早期粗放型管理状况,严重影响出口段沟道的正常安全排水。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6.png


图片7.png


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出口段24公里沟道历经了几次清淤,特别是2017年挡黄闸上游13公里采取乌毛计闸压闸两个月停止排水,上下游打围堰彻底清淤等施工措施,既打通了上游13公里排水沟道,彻底解决了铁路桥下淤积严重,多年影响排水的瓶颈,也将该段沟道的设计排水能力由403/s提升到设计排水能力603/s。借助乌拉特前旗政府打造出口段沟道为水利景观河、建设防洪堤公路和乌梁素海综合治理等项目的有利时机,出口段24公里沟道两侧堤顶有66%已经建成柏油路或混凝土路。政府利用出口段沟道打造了约6公里的水景观河,沟道边坡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条石)立墙,两侧旱台、堤顶采取乔灌结合的模式,进行了大范围的绿化,绿化长度达到沟道总长度的50%以上,紧靠右侧堤顶还打造了长度约1.5公里的带状公园——“乌拉特黄河游园”以及长度约1公里的“三公广场公园”。目前从乌毛计闸至铁路桥两侧,每天有环卫工人或环卫清扫车清理卫生,沟道两侧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已经成为前旗人民休闲娱乐、骑行散步的首选去处。


图片8.png


图片9.png


在排水沟道日趋改善的同时,各类建筑物也得到根本变化。80年代初期建设的乌毛计闸,通过2012年和2019年两次维修改造,更换了启闭机、闸门,维修了闸门槽和底板,装修了机房内外,机房顶设置了“乌毛计泄水闸”六个大字。建筑面积约312m2的乌毛计段管理房落成并实施搬迁。管理房南侧占地面积10000m2,建筑面积1200m2的乌梁素海检测中心落成并正在实施室内布展。新建的环海公路桥、G6高速桥、市府北路公路桥、防洪堤公路桥、赵贵生产桥等横跨总排干沟道。新搬迁的管理所管理房和新建的设计流量为403/s的出口1号泵站、设计流量为213/s的出口2号泵站巍然屹立于新改造的挡黄闸两侧,共同形成了“河套灌区入黄水利枢纽”工程。


图片10.png












工作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先说乌毛计段,旧管理房是90年代初期的房子,面积小、条件差,冬季室内火炉取暖,没有有线电视,更没有网络和电脑,两侧堤顶道路坑洼不平,遇到雨天更是泥泞难走。工作生活环境及交通条件都比较差。2017年占地约2100m2、建筑面积约312m2的新管理房在乌毛计闸的右侧落成并实施搬迁。新管理房规划有办公室、会议室、厨房、餐厅、洗漱间、室内水冲厕所等。室内新购置了办公桌椅、沙发茶几、床和被褥、会议桌椅、厨房炊具和餐厅桌椅,安装了电地暖、空调、电视机、电脑以及网络光纤等。室外新建了约220m2的小菜园子和880m2的绿地,安装了庭院灯。两侧堤顶道路也于2014年修建成宽敞的混凝土路,夏季道路两侧绿树成荫,景色优美。


图片21.png


图片22.png


图片23.png


图片24.png


再说所机关,所机关的旧管理房是80年代初期修建双总渡槽时候建的房子,地势低洼,周围全是耕地,地下水位高,房子潮湿阴冷,进出所机关的道路泥泞难走,冬季每个办公室虽然生着火炉,但还是十分寒冷。只有厨房安装了自来水龙头,而且冬季有3个多月还因冻结无法使用,只得从附近村社拉水吃,没有像样的厨房、餐厅、卫生间,没有有线电视,更不用说网络了,办公、生活等条件比较简陋,职工上下班的路程较远,那时候基本都是骑自行车,道路有3公里的土路,遇到下雨,上下班都困难。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条件真是落后。2014年,随着出口1号泵站的建成投产,占地约5000m2、建筑面积约750m2所机关管理房也建成并交付,记得是2014年的国庆节过后,五所机关实施搬迁,新管理房规划有办公室、大小会议室、厨房餐厅、室内水冲厕所、洗漱间、档案室、门卫室、锅炉房(安装了电锅炉)、库房、车棚等。室内新购置了办公桌椅、沙发茶几、床和被褥、会议桌椅、厨房炊具和餐厅桌椅,安装了电地暖、空调、电视机、电脑以及网络光纤等。院外除硬化外还规划了约2.5亩的绿地、小菜园,每到夏季院内及周围绿树成荫、鲜花斗艳、蔬菜硕果累累,真有花园式单位的感觉。院内的绿地中央设置了标准化旗台,每逢国庆节或其他重大节日全体职工整齐列队、肃立注目,唱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面五星红旗和两面彩旗冉冉升起,场面严肃而庄重,表达了大家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排水事业奉献力量的热情。通往管理所的堤顶道路于2019年也修成了柏油马路,职工们上下班终于告别了过去坑洼不平的砂石路。


图片25.png


图片26.png


图片27.png


图片28.png


图片29.png


排水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排水水质的改善一直是五所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也是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记得在2010年之前,出口段沟道的水质很差,颜色发黑还有刺鼻臭味,临近沟道的居民连窗户都不敢打开,居民们甚至把“退水渠”叫成“臭水渠”。2010年以来在市委政府和河灌总局的高度重视下,采取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各旗县区建污水处理厂和严禁污水入沟等一系列措施,出口段水质逐年好转,从过去的劣五类水质,改善为五类水质,个别时段可达到四类,现如今水质清澈见底,沟道各种鱼类繁多,成为前旗居民休闲垂钓的好去处。


为了持续改善水质,五所加大水质巡查力度,坚决杜绝任何污水排入沟道,除在乌梁素海出口处、挡黄闸、入黄河口处设立的三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外,每天派专人从乌毛计闸、挡黄闸、赵贵桥和入黄河口下游的奎素黄河大桥处采集水样4瓶,转送到临河进行化验,以确保排水安全入黄。


图片30.png


图片31.png


图片32.png


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


过去在旧管理所办公的时候,别说信息化了,就连通讯都是问题,仅有的一部外线电话,因线路长、施工标准低,经常发生故障,打个电话、发个传真有时候也十分困难,当然这也与当时网络建设的覆盖面有关系。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河套灌区的信息化建设也在稳步推进,目前灌区的信息化程度已经走在全国大中型灌区的前列,为河套灌区科学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全面提升了灌区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就五所而言,2015年移动光纤接入,安装了50米高的通讯塔架,局域网也开始运行。随后,办公室配备了电脑、电视机,会议室安装了较大尺寸电视机和远程视屏会议系统,乌毛计闸安装了自动水位监测系统和远程监控探头,挡黄闸修建了水质自动监测站,干部职工通过下载“河套灌区信息化工程综合业务查询系统”APP便可查询系统内的有关数据,来五所调研指导工作的领导和专家们以及外来观摩人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详细了解五所基本情况及各类工程信息。局域网的开通,既方便了排水管理运行,也提高了办公自动化水平。


图片33.png


图片34.png


图片35.png


图片36.png


管理水平大幅度的提升


过去的管理模式是近乎粗放型管理,虽然各方面的管理制度都有,但操作性不强,执行力不高,管理能力不足,职工的工作职责和权限不够明确,奖励性绩效工资没有体现在工作绩效上,考核流于形式,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来,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果不够高,大家缺乏归属感,价值观也体现不出来。


2020年,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印发了《内蒙古河套灌区及灌排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配套的实施细则。排水分中心积极响应,随后研究制定了《排水事业管理局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并在全分中心范围内持续发力,强力推进,首先把五所确定为试点单位,开始组织实施,争取在两年内完成该项工作。


五所认真执行分中心的指示精神,积极行动起来,在全分中心率先从组织管理、安全管理、工程管理、运行管理、经济管理以及考核评价等六个方面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组织编印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排水事业管理局第五管理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管理手册》(试行),并根据《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关于印发<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绩效工资执行指导意见>的通知》(内河水中发〔2021〕101号),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具体做法是,明确了工作人员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记录等事项,成立了考核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可操作的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主要从工作人员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采取打分制,每月集中考核一次,单项重点工作随时考核,考核结果每月公示一次,每半年汇总后,根据内部规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等级和各占比例,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这样既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极大的提升了管理水平。


图片37.png


图片38.png


图片39.png


干部职工的幸福指数明显增强


人要幸福,就要有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舒适、公平的生活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心态。五所通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工程面貌大有改观,排水环境明显好转,生活工作环境明显改善、工资收入明显增长、社会保障明显增强、管理工作明显趋于公平公正,可以看出来干部职工的幸福感明显提高。过去大家骑自行车、电动车或摩托车上下班走的是土路,现在都开着私家车走的是柏油马路;过去破旧的办公室、会议室冬季生的是火炉子,现在坐在宽敞明亮有暖气的办公室;过去办公区破烂不堪,周围环境极差,有一种压抑感,现在办公区夏季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眼界开阔,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过去整治堤顶路面和回填雨淋坑都是人工用铁锹来完成,现在都用上了机械;过去的堤顶道路都是土质堤背,遇雨天泥泞难走,而且没有树木,杂草丛生,显得很凄凉,现在都是柏油路或混凝土硬化路,而且绿树成荫,景色宜人;过去的工程建筑物破损严重,外观陈旧,现在的工程建筑物完好率在95%以上,而且外观整洁大方;过去干工作职责不清、标准不高,趋于“吃大锅饭”,现在明确了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制度,实行了绩效考核办法,体现了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这些数不胜数的变化是干部职工幸福指数增强的真实写照。


图片40.png


图片41.png


图片42.png


图片43.png


这十几年来,在分中心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以饱满的工作激情、敢于担当的奋斗精神、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带领五所全体干部职工彻底改变了五所的面貌,基本实现了分中心党委2014年提出的“1235发展战略”目标,所机关和乌毛计段创建的“美丽所站、温馨段点”顺利通过了总局验收,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已经走在了灌区前列。党支部连续两年被中心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五所也连年被局党委目标考核评定为“实绩突出单位”,所机关被市文明办评选为“市级文明单位”。随着排水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五所的社会地位逐渐提升,功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也逐渐成为了河套灌区东部的一个窗口单位,部级、自治区级、市级等有关领导和专家经常莅临调研指导工作,五所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进一步显现出来,也充分体现了排水事业在河套灌区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第五排水所 王刚



责任编辑:李璞

河灌水发中心手机网站

河灌水发中心公众号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河套灌区水利发展中心   蒙ICP备07500273号
联系电话:0478-8700366   电子邮箱:hgzjslb@163.com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新华西街